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报道正文

【新华日报】徐圩港口控股集团:打通煤炭“保供路”,助力石化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

信息来源:新华日报   发布日期:2024-03-13   浏览次数:

初春时节,走进连云港徐圩港区,一股蓬勃发展的气息扑面而来。在徐圩港区二港池127#泊位、128#泊位,靠泊码头的巨轮一字排开,煤炭装卸一刻不停,远方锚地上,来自全国各地的船舶首尾相接。

“船舶中的煤炭通过码头螺旋式卸船机经输煤栈桥全封闭管(皮)带机将煤炭输送至园区用能企业或者煤炭基地,形成‘码头—输煤栈桥—园区企业’‘码头—输煤栈桥—煤炭基地—园区企业’的能源供给专用通路,全程煤炭不落地,直接从船舱到煤仓,高效又便捷。”连云港徐圩港口控股集团码头公司生产一部负责人周康介绍,通过发挥自有码头、煤仓、输煤栈桥等集成优势,带动码头装卸、货场堆存、货物运输业务协同发展,为徐圩港区打造世界一流港口赋能。

完善配套设施,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

在春节假期,徐圩港区煤炭接卸作业量达22万吨,同比增长55%。“春节期间,盛虹炼化、虹洋热电等园区企业用煤需求旺盛,作为产业用煤的海上通道,我们组织了生产工作人员约200人3班倒,全天候作业,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,充分做好煤炭保供工作。”周康说。

为满足区域性煤炭保供需要,徐圩港区配套建设127/128#泊位、输煤栈桥、煤炭基地等国内先进干散货装卸、输送、存储设备设施,总投资约27亿元,旨在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、高效、便捷的港口物流一体化服务保障。

据悉,徐圩港区煤炭储运设备自2022年8月运行以来,已累计卸煤、输煤约510万吨。今年煤炭装卸输送量预计可达600余万吨,同比增加约45%。

随着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基地一批项目的相继投产,园区企业煤炭需求量逐年增加。“一方面,我们将通过新增卸船机和改造临近泊位提升煤炭装卸能力;另一方面,我们也将继续加紧对接国内大型煤企,就煤炭资源情况、保供能力等进行洽谈,精准锁定满足园区企业需求指标的煤源。”连云港徐圩港口控股集团码头公司副总经理李太勇介绍,通过整合内部资源、拓展外部市场,充分发挥煤炭基地“蓄水池”和输煤栈桥“一对一”服务功能,补强煤炭供应链体系,提高煤炭供应兑现率、煤源稳定性,降低采购成本,更好地服务园区企业。

“智慧化”赋能,让储运保供提质增效

站在徐圩港区煤炭储运保供体系控制中心,一块充满科技感的大屏幕映入眼帘,码头泊位、输煤栈桥、煤炭基地等处运行情况跃然屏上,一目了然。

“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,可以对输煤系统实现远程操作无人化、作业流程全方位可视化、设备运行异常报警实时化及防尘自动化等功能,为输煤设备运行装上了‘智慧大脑’,全面提升港区在生态环保、快速应急响应等领域的治理能力。”李太勇说。

传统煤炭在输送过程中,作业环境堵点多,人力、物力、精力大量耗费,效率低下。“智慧化”赋能为徐圩港区煤炭储运保供“添翼”护航。

一船的煤炭可以不落地,直接从船舱运到用煤企业煤仓。这样高效的全链条、无缝衔接的煤炭储运保供体系,已经在徐圩港区实现。船舱里的煤炭通过自动化螺旋式卸船机快速转拨到8.1公里的输煤栈道上,借助全封闭式管(皮)带机,与盛虹炼化、虹洋热电、中星能源等用能企业煤仓实现点对点精准输煤。

“我们使用的是双线全封闭管(皮)带机,带速5米/秒,单线额定输送能力达3000吨/小时。在先进设备的助力下,煤炭的运输效率得到很大提升。”连云港徐圩港口控股集团码头公司副总经理李巍伟介绍,园区企业如果有需要,煤炭也可以运送到煤炭基地——省内最大的封闭式钢结构网架煤罩棚进行堆存。“我们致力于为园区企业提供煤炭从接卸、储存到输送的一体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安全化服务,切实优化能源物流服务功能,保障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基地及周边地区能源稳定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在煤炭输送过程中,全自动化煤炭采制样设备可以实现120—500s动态可调节频次采样,不仅大幅度提高煤炭采制样效率,也消除了人工采样的安全隐患。“我们坚持以核心技术突破、关键装备改进、有效数据整合为重点,聚焦智能化设备、软件操作系统、现场生产流程有机融合,全力推动煤炭运输系统‘数智化’大发展。”李巍伟说。

坚持生态优先,为产业发展提供“硬支撑”

没有高耸的落地煤堆、没有飞扬的煤尘……漫步徐圩港区,阳光和煦、海风徐徐、空气清新,不远处桥吊林立,大型集装箱货船正在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,码头作业繁忙有序。碧海蓝天与现代工业图景在这里交相辉映,谱写了绿色发展新篇章。

“港区的煤炭储运保供体系形成后,实现了运煤不见煤、储煤不露煤,彻底颠覆了传统煤场的‘黑色印象’,有效解决了煤炭在卸载、运输和仓储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问题。同时也节省了煤炭由港区至园区企业运输的货运车辆,极大缓解了徐圩新区道路运输压力。”连云港徐圩港口控股集团码头公司生产计划员何洪伟介绍,还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15.8吨/年、一氧化碳131.2吨/年、非甲烷总烃21.6吨/年,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。

“徐圩港区作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先导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徐圩新区发展临港产业的重要支撑。我们将始终践行绿色低碳理念,持续以保障区域能源安全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、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着力构建‘绿色’煤炭供应链,为徐圩新区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提供绿色保障。”李巍伟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