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周一学丨习近平文汇系列之论马克思(一)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4-01-25 浏览次数:
对领导干部来说,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掌握得越牢靠,政治站位就越高,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就越强,观察时势、谋划发展、防范化解风险就越主动。党校就是推动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、提升理论素养的地方。毛泽东同志指出:“我们办党校,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,使我们党更加统一。”这句话在当前和今后都适用,党校要在思想建党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党校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,引导学员多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,从中真正体悟马克思主义大本大源,切实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。要重点抓好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、统一意志、统一行动,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。
习近平202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
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,理论强,才能方向明、人心齐、底气足。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、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、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,是我们党创造历史、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。 习近平2023年3月30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,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全在于运用,在于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。 习近平2023年3月30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。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。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,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“第二个结合”。我说过,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,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?如果不是中国特色,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?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,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、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。 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,“两个结合”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。 习近平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
